2010年9月4日 星期六

蘭陽博物館之旅

分享至 Plurk

也許~

參觀博物館~

是很多人在炎熱天氣喜歡去的地方~

但是次旅行讓我有不一樣的感受

IMG_2239

圖  蘭陽博物館

從蘭陽博物館的停車場~

到展場需要走一段非常長的路~

但是你從外觀可以感受到獨一無二的感覺~

我從小到大沒有看過這一類建築~

建築小檔案

由姚仁喜先生領導的大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設計,博物館建築量體是以北關海岸一帶常見的單面山為依據,傳達一種由土地中成長茁壯的感覺,藉由建築量體材料的變化來展現內部空間的自明性,同時因錯位而產生之縫隙亦可提供採光與視覺的穿透效果,與水域中的烏石相呼應。
為顧及烏石礁遺址溼地生態的完整,博物館的主體建築物集中配置於基地西北側之區域,以爭取最大的腹地範圍。建築量體的形式與意象始終緊扣著單面山與烏石的轉譯層次,材料與色彩也不例外。建築外牆以石材為主,其質感反映出單面山因長期海蝕所顯現的特殊紋理,同時搭配玻璃、金屬等較科技現代的材料,希望在擬真的情境中取得平衡的美感。(參考資料:蘭陽博物館)

IMG_2240

圖  伯朗咖啡館

IMG_2245

圖  伯朗咖啡館早餐

伯朗咖啡~

結果我就在那裡待了一上午

因為泠氣真的很舒服~

可以上網

看風景

所以~

在伯朗咖啡館我就待了一上午

直到中午才進去~分為三個展層(山之層、平原層、海之層)

IMG_2253

圖  常設展(山之層)

常設展(山之層)

宜蘭的多雨氣候和山勢,形成「迷霧森林」,濕潤的思源啞口河谷以物種歧異度高見稱;巨大的檜木林,以及稜線上的冰河孓遺植物台灣山毛櫸。加上台灣樹、寬尾鳳蝶,還有山地湖泊,讓你瞭解宜蘭的生物多樣性。(參考資料:蘭陽博物館)

山之層是屬於博物館最高樓層的地方,進去的時候都是草讓你仿佛走進中古世紀。

IMG_2258

圖  常設展(平原層)

常設展(平原層)

水/河川形塑了宜蘭平原生活方式,平原層的展示焦點在於曾經影響蘭陽平原社會經濟生活至深的動脈河川,以及充滿農家智慧的生活與水的聯繫。宜蘭人為了適應環境所提出的解決之道,從當中,找到他們與環境共處的態度。(參考資料:蘭陽博物館)

說到宜蘭的歷史對我而言是非常簡單的可以說出來,但是如果說要說到比較細部的那我可不知了,但是這一層樓有平原層有很多歷史資料。

IMG_2260

圖  常設展(海之層)

常設展(海之層)

蘭陽溪匯合平原上的河流走向海洋,連結從赤道北上的黑潮,讓我們順著潮流,沈潛,湧升,在鰻魚苗群的迴游及珊瑚的搖曳之間,領略海底火山的震動。(參考資料:蘭陽博物館)

要出海可是需要很多種裝備,在之一層都可以看的出來,而我也可以感受到漁民的辛苦。最後因為太餓去吃中餐後離開蘭陽博物館結束這一次美好的行程。